孙伟娜
[摘 要] 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并不是对文字进行简单转化,而是需要译者对其文化背景、文学风格、语言差异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理解,使翻译工作更具备精准性,进而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和忠实度。结合文学翻译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分析文学风格及语体转化在翻译中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把控策略等,旨在为翻译实践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指导,从而为文学翻译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为跨文化交流和文学传播做出贡献。
[关 键 词] 文学作品;翻译;影响因素;把控策略
一、引言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语言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文学作品进行跨文化语言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并不是对文字进行简单转化,而是需要译者对其文学风格、语言差异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理解,保证译作对原作的适应性。这既是翻译风格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译者进行翻译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专家刘宓庆在《翻译风格论》一文中提道:“翻译风格论关注的中心是原语风格意义的所在,以及在对原语的风格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原语风格的‘适应性’(adaptability)。”
[1]这表明了原语与风格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要译好原作,需要认真揣摩其语言特点,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要理解作品风格,需准确理解语言呈现出来的意义。这就涉及文学风格与语体转化的翻译问题。
那么,如何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更为准确地对原文的文学风格以及语体特色进行合理的表达呢?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学风格与语体转化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把控策略文学作品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文字作品,是一种带有评价和描述功能的著作。童庆炳教授是这样定义文学作品的:“从类型上说,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而文学作品的体裁,则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2]这说明文学作品带有主观性,涉及对文化背景、作品风格、情感色彩等内容的理解。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要充分了解文学作品风格及语体转化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把控策略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和忠实度。
(一)准确理解文学作品的风格及语体转化的必要性童庆炳教授对风格与语体关系的分析极其精湛。他表示:“风格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体制、样式、类型中,只有在恰当的文体中才能呈现出作家的创作个性……语体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语体是作家根据对各方情势的研判和理解后,进一步地通过语言、艺术手法和各类技巧设计体现出来的更具特征性的体式。”
[3]这段话说明文学作品风格与语体关系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风格通过语体转化呈现作家的创作个性。语体转化即对语言、艺术手法和各类技巧的转化。因此,译者在翻译工作中必须准确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深刻理解文化的微妙差异和语境意识。英语文学作品常常依赖于深深扎根在英语文化中的参考、隐喻和习语。为了保持文本的真实性,译者在不失去其意义和影响的情况下,将这些文化因素转移到目标语言上是一种挑战。因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交易”,译者同时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活动习惯和思维方式,有时轻松转换并相互传播,有时却因文化沟通障碍而变得极其困难。此外,译者还需要适应源文本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这通常是为了告知角色的动机、行为和对话。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些文化和语境,就有可能失去原作的深度和共鸣。
第二,把握语言和文体的适应性。美国翻译理论家Bloomfield曾说过:“从文体学的观点来看,原文和译文在语言和体裁的风格方面必须保持一致。”这表明译者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有助于更忠实地捕捉到原文的微妙差异;掌握语调、语言领域和风格的微妙之处,有助于翻译作品反映作者使用的文学技法和语言美。如果译者不能适当调整语言和风格,可能会失去作品的文学魅力和情感影响。
第三,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对话,这在小说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人物是作品的核心要素,文学作品创作者的个性、情感、思想等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示。塑造的人物形象以独特的语言展现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和在全篇布局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地传达每个角色的特质、情感和动机,对人物性格的发展进行巧妙的处理,确保翻译作品保留原作的深度和真实性,使读者能够按照作者的意图与人物产生共鸣。
第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语以灵活性和创造新单词和表达方法的能力而闻名。相比之下,一些目标语言可能缺乏对等的术语或表达方式,译者需要通过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有效地传达其原意。这包括改编文化参考、重新想象隐喻、改变句子结构以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翻译取决于译者的独创性和在忠实于原文与适应对象语言之间取得微妙平衡的能力。
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和忠实度对译者提出较高的要求,那么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影响文学风格与语体转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学风格与语体转化的影响因素第一,影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风格和语体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源语言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和社会规范差异。英语文学作品往往反映出其产生的文化与社会的微妙差异,其中包括对目标文化中读者可能不知道的历史事件、社会习俗和文化典故的引用,译者必须谨慎处理这些差异,因为缺乏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会使翻译文本失去意义或产生误解。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译者需要深入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以便在源文本中识别文化参照和社会规范,必须根据这些因素做出明智的决定,决定在翻译中是否改编、解释或保留这些因素。
第二,译文的语言结构和制约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对文体和语言领域的转换起着重要的作用
[4]。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和词汇,反映源文本语言的细微差异可能会成为一个挑战。译者要克服这些语言限制,同时努力抓住作者的初衷和风格。这通常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比如找到对等的表达方式、改变句子结构、使用其他修辞手段等。译者的语言适应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减轻语言差异对文学风格和语体转化的影响。
第三,原文的体裁和文学形式是翻译过程中文学风格和语体转化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形式要求不同的语言和文体惯例。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风格与现代犯罪恐怖片和后现代实验小说的翻译风格明显不同。译者必须具备特定类型的知识和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差异,这包括对文学史、惯例和特定流派期望的理解。在保持作者风格的同时,坚持这些特定类型的因素对于保持作品在对象语言中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第四,译者的主体性和解释性对文学风格和语体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名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这说明翻译是一种再创作行为,只要保证语义的不变,句子的形式、语法结构都可以发生相应的调整。译者将自己的背景、经验和艺术感受带入翻译中,也会影响风格、语气和语言领域的选择。译者的主观性在翻译中引入了解释的要素,这是因为译者有必要决定如何更好地捕捉作者的风格和意图。译者必须在个人解读和忠实于原文之间取得平衡。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倾向以及目标受众的期望,确保他们的解释与作者的愿景一致,同时保持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影响力。
(三)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学风格与语体转化的把控策略第一,对忠实度和适应度进行有效的平衡。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对于忠实度和适应度进行平衡的把控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同时是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挑战。译者不仅需要忠于原文的文字风格及语体,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以及审美背景,由此便需要译者具备双语文化素养,同时拥有敏锐的文学审美感。比如,在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其内容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在作品翻译中,译者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传达原作文学魅力,使中文读者更能够接受作品内容。在对《哈姆雷特》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有大量的隐喻双关语以及修辞,直译的模式很难对原文深层次的含义进行表达,同时美学效果欠佳。因此,译者可以采取创造性的适应策略,以此为基础,确保原文的精神及风格得到保持,同时使翻译文本在中文语境中能够更加自然流畅。例如,《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独白“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在中文中经常被翻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种翻译既传达了原文的哲学思考,也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第二,对跨文化领域以及习语转换进行合理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处理跨文化隐喻以及习语是较为重要的内容,相应的元素会根植于原作的文化之内,如若进行直译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文化误解,因此文化适应性翻译是确保原作在差异化文化背景之下能够被正确理解的重要基础。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包含很多20世纪初美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应的习语,在中文翻译工作中处理特定文化元素是重点内容,比如原作之中的“The restlessness approached hysteria.”在中文翻译时,如果直接翻译为“不安接近歇斯底里”,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由此,译者可以选取更具备文化适应性的表达模式,将其翻译为“这种躁动情绪几乎要变成一种狂热”,而通过此类翻译方法能够更充分地对原文的情感及社会背景进行有效的表达。在处理类似的文化隐喻时,译者需要对原文的文化背景进行有效的理解,同时寻找出与目标语言文化具有一定对应性或者具有高度相似性的表达方式,而相应的内容不仅涉及文字的直接翻译,还是一种文化的诠释与再现,通过此类处理模式能够使原作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的保留,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目标语言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提升其阅读兴趣。另外,在习语处理过程中也需要对文化适应性进行有效的考量。比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原文“Gatsby believed in the green light”中的“green light”是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象征。在中文翻译中,如果直接翻译为“绿色的灯光”,可能无法传达其深层含义。因此,译者可以选择加入译注或者寻找更具象征性的中文表达。
第三,更深入地对文学风格集于一体进行理解。若想对文学风格以及语体转化进行有效的把控,译者需要更深入地对作品的文学风格以及语体的实际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主要包含作者的用词方式、句式结构以及叙事技巧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原著文学风格以及相应的语体特点,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对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与传达。通过对文学风格集于一体进行深入的理解,译者能够对原著的情感及意图进行综合性的把控,并且对目标语言最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究。
第四,依照作者群体进行调整。译者需要依照目标语言读者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不同的读者群体对文学风格以及相应的语体期望与相应的接受程度会存在一定差异
[5],由此,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语言习惯以及相应的审美等诸多背景;需要依照读者的需求以及背景开展微型调整,以此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及吸引力得以提升。根据读者群体情况进行有效调整,能够确保目标语言对原著的风格与文化内容进行合理的传达。
三、结束语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文学风格进行有效的把控,并且完成有效的语体转化是较为复杂的工作。译者既面临着保持原始文学风格和语体特色的挑战,也要考虑到目标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维持原作的独特性,保存其文学价值,同时进一步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要求,确保翻译作品在新的语境中其自身的吸引力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从多角度出发,对其背景进行深入探究,保证文化敏感性;灵活应用语言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入理解原著中的文字风格以及实际的具体特点,必要时对翻译策略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1]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39.
[2][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5:199,308-309.
[4] 柴婧. 文化背景差异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研究[J].
海外英语(下),2018(7):123,128.
[5] 胡冰玉.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
时代报告,2022(22):25-27.
作者简介:孙伟娜(1987—),女,广东潮安人,本科,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少数民族故事的多模态对外译介与电子化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3YJA740046)的阶段性成果。